权威声音 主流舆论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天水日报
“工行杯”感动甘肃·2017十大陇人骄子颁奖典礼30日晚在兰州举行。於若飞、王小敏、窦兰英、田仲虎、刘念、赵灵英、张维林、李钢、赵逵夫、阙卫平被评为2017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。
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,省委副书记、省长唐仁健,省政协主席欧阳坚会见陇人骄子及提名奖获得者,并为获奖者颁奖。
陈青、王嘉毅、蒲永能、魏凤桐参加会见并出席颁奖典礼。
在当晚的颁奖典礼上,10位陇人骄子获得者陆续登台与观众见面。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,每当危险出现,总能看到这个年轻人逆行的身影,他用无私大爱撑起了生命的蓝天;甘肃优速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敏人称最美快递员,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关爱留守儿童,温暖孤寡老人;年逾古稀的窦兰英,替女还债,用一颗厚道之心诠释了“诚信”的真谛;田仲虎是村民们最贴心的好支书,他让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地方变成了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,写就了乡村振兴的恢弘画卷;武警甘肃总队酒泉支队瓜州中队中队长刘念,带领官兵驻守戈壁执勤哨位,一守就是400多个日夜;环卫工人、党的十九大代表赵灵英,27年如一日,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,撑起了城市的一片蓝天;张维林走出家乡、,每年向省内外输转农民劳务工上万人,是全省数一数二的“劳务红娘”;李钢出身警察世家,他用自己英雄的一生擦亮了头顶的警徽;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逵夫,年过七旬仍坚守教育第一线,成就了无数精彩的人生;兰石集团冷作工首席操作师、党的十九大代表阙卫平,是30多年“零失误”的“铁裁缝”,展现了一个大国工匠的担当和风采。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信仰,用爱感动着身边的人群,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,他们是2600万陇原儿女的骄傲。荧屏中、舞台上农民工去新加坡劳务公司,一幕一幕催人泪下,感染了现场所有的观众,如潮的掌声不时响彻整个演播大厅……
陇人骄子年度评选活动自2006年举办以来,至今举办12届。12年来,陇人骄子已成为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名品牌。
现在,我们一起走进张维林!
听听他的故事!!!
10多年前,甘谷县谢家湾乡张家沟村的一位青年农民,走出贫穷山村到江苏打工。10多年后,他怀揣创业梦想,回到家乡成立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。后来,他联合周边40多个县区,每年向省内外大型企业输转农民劳务工上万人,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“劳务红娘”……
这位用精准劳务托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梦的青年农民,就是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张维林。2017年10月9日,张维林获得了“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”。
从干搬运、搞销售,到介绍老乡进厂务工、萌生开展劳务输转的想法,再到成立专门的劳务公司,张维林通过努力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致富梦,更带动山乡群众一同走上劳务精准脱贫的“康庄大道”。
从打工者到劳务经纪人
张维林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。
“17岁那年,因为家庭贫困,我不得不出门打工。为了找一份工作,我连续两个月都睡在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,以开水、馒头充饥。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搬水泥,后来,我还做过木工、在工程队门口开过小面馆……”提起最初打工的几年生活,张维林感慨地说,那段日子太苦了!
2001年,经过近十年的打拼,张维林终于在苏州的一家知名企业站稳了脚跟,担任车间主任并在苏州买了楼房,把老婆孩子接到了身边,年薪超过了10万元。
虽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然而,一件小事却彻底改变了张维林的生活。
“有天晚上,我和妻子在街上散步,一家中介公司门口聚集了好多人,有人在吵架,我当时隐约听到人群中有人是甘谷口音。过去一问,得知有个甘谷老乡打工时被中介骗了……当时的场面对我触动很深,我萌发了回家组织劳务输转的念头。”
然而,当张维林将这个想法告诉妻子时,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。而生性倔强的张维林,不顾家人的阻挠,最终辞职回到甘谷老家,走上了组织开展劳务输转之路。
回到甘谷,张维林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门面房,开办了职业中介所。
“我们那里的老百姓可能是穷怕了,又怕我是骗子,对劳务招工根本不相信,我就每天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,苦口婆心给大家宣传讲解,并‘搬出’我已经帮忙找到工作的具体事例,渐渐打消了他们的顾虑,劳务输转逐步有了起色。”
开展劳务培训 拓宽就业渠道
然而,张维林发现,带出去的老乡没有务工技能,工资也低。如何打造劳务品牌,帮助更多的农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?在多年务工和做劳务经纪人的过程中,张维林认识到,没有技术,劳务工只能出苦力。要拓宽农民务工的道路,必须在家门口将乡亲们培育成技能型、复合型劳务工,走品牌劳务的道路。
于是他多方筹钱创办了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,开始向苏州大智咨询配件有限公司定向培训输转学员,并注册了“维林电子装配工”劳务品牌。
2011年,在他的努力下,苏州大智公司将年加工30多万套工装的服装厂搬迁到甘谷、清水县,通过探索开展劳务招商,使许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梦想。
2012年,在他的积极协调下,大智公司又将价值400多万元的5套塑胶模具冲压教研教学设备运到甘谷腾达技校。精准的劳务培训,让农民工有了一技之长,受到了市场的青睐。2013年,他调来63辆大巴,从甘谷出发,一路奔赴苏州,一次性就输转了劳务人员4300多人。
在张维林看来,要拓宽就业渠道,实现就业模式多元化,还得及时准确掌握丰富的就业信息。为此,2014年,他运用“互联网+劳务输转”,打造了“天水就业400云平台”。通过建立庞大的务工者个人信息数据库,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务工者精准对接、精准就业。
有了精准对接的平台,张维林还为每名受训学员免费提供了一部手机、购买了一份保险、办理了一张银行卡,最大限度为学员提供精准就业便利。学员到企业就业后,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,都可以通过400云平台进行维权投诉,实现了矛盾调解信息化、法律维权“零距离”。目前,400云平台已发布企业200多个,用工信息上万条,储备人力资源信息10万余人。
针对农村一直存在的培训难、就业难等实际,张维林还在职校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培训模式——“带薪培训”,开展了电子装配工、缝纫、种植、养殖、驾驶等多项专业技术培训。截至目前,共为360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,发放培训工资400多万元。这项培训模式为全国首创。
做大做强 建立劳务同盟
开展劳务输转,仅靠一个县的人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。2014年,张维林牵头成立了天水劳务产业协会,形成了劳务输转的区域化,协会涉及甘肃东部3个市的12个县区,每年输送务工人员8000余人。
2107年,张维林又当选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的新一届会长,他“走马上任”后,一天跑一个县,在短短的3个月内,让各市州、县区的劳务同盟纷纷建立了起来,甘肃劳务输转又迎来了一个春天。
为了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渠道,为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发力,去年上半年,腾达职校还成立了对外劳务派遣有限公司,开展境外劳务咨询、培训、派遣等业务。截至今年6月,已经向韩国、新加坡等国家有序输出劳动力3300多人。
辛勤的汗水结硕果。十年间,张维林共输送甘谷、清水、武山、成县等14个县区的农民劳务人员10万多人次,按年人均工资3万元计算,每年为贫困家庭挣来3亿多元农民工去新加坡劳务公司,直接使10万个贫困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。通过张维林的培训和输转,14个县区直接脱贫的村达230多个,脱贫人数超过50多万人。
通过劳务输转,14个县已有1000多人回乡创业,达到了“拨亮一盏灯,照亮一大片”的示范效应。对此,张维林感慨地说:“现在看来,劳务输转是西部贫困地区最直接、最有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式,我还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,为乡亲们的脱贫致富架好桥、铺好路。”
发布者:sgadmin,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gstarting.com/archives/127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