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30日,新加坡竞争局表示
怀疑Uber和Grab的合并行为
违反了新加坡的竞争法令
尽管竞争局还在调查中
但要求Grab和Uber维持收购交易达成前的
服务价格、定价政策和产品选择
其他指示内容还包括:
“两家公司暂时不得整合在新加坡的业务
降低各方业务的可行性和可售性
妨碍竞争局以任何方式给予指示
互相交换机密信息等等。”
所以,目前能不能成功合并
又变成了个问号。
下文内容由新加坡Uber前员工授权转载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本文为作者自己于2017年7月27日发表在知乎问题《Grab 是一家怎样的公司?为何能够获得软银和滴滴领投的 25 亿美元融资?》下的答案。于2018年3月27日添加新的补充。原文请见:
《Grab 是一家怎样的公司?为何能够获得软银和滴滴领投的 25 亿美元融资?》
作为Grab在东南亚长期的竞争对手,Uber员工过来答一发。
先不谈Grab对投资人的价值,这轮投资有两件事很可疑:
1) Grab上轮估值30亿,这轮估值50亿,所以这轮估值纯粹靠投资推动的?
2)软银在投了Grab之后,转身就寻求购买Uber数十亿美元的股票。
一下观点纯属个人猜测:
不从任何内部或者竞争的角度来看待Grab这轮融资,这两点合在一起,感觉软银在准备推动Uber和Grab的合并。
1)这是我在Google上找到的关于Grab这轮估值的资料。
上一轮的估值是30亿美元,这一轮估值有人说是50亿有人说是60亿。无论是多少,加上这轮25亿的投资,都显得太少了。
Grab的出行数据尚处在增长期,尤其东南亚几个新兴市场还有潜力可以挖掘,可见估值低并不是由于业绩问题。那么,这轮的估值就有可能是人为降低的,最大的可能性有两个:
Grab确实缺钱了,软银想做大股东。
Grab缺钱是意料之中的事,只不过没想到会是这么快。Grab目前在东南亚60多个城市运营,没有一个城市是赚钱的。尤其像印尼这类价格弹性大的市场,以现有订价来算已经利润几近于无,而且还要投入大量补贴与Go Jek和Uber竞争,烧钱速度可见一斑。
软银前几轮一直参投Grab,加上本轮与滴滴合投,二者股份加在一起占了Grab将近60%的股份。很难不让人猜想,软银故意压低这轮估值,好占Grab大股。
2)软银正寻求收购Uber数十亿美元股份,Uber全球扩张计划或被压制
特拉维斯时代的Uber,凡能自己打下的市场,不会以资本方式合作,更无须说将股份卖给软银;后特拉维斯时代的Uber,与俄罗斯最大的竞争对手Yandex合作,成立了一家估值37亿美金的公司。这也让软银看到了并购的可能性。
软银投完Grab立刻寻求Uber股份,速度之快,不得不让人怀疑。按照目前猜测,软银采取的策略最大的可能性是:
软银低估值股入主Grab成为最大股东 -> 软银成功购买Uber股份成为股东 – > 软银推动Grab估值上升 – > 软银推动Uber与Grab合并,并在新公司获得更多股份。
好吧,以上纯属个人猜测,下面说说Grab本身吧。
运营:
Grab前期的运营多半以快速模仿对手并强砸补贴为主,后期的运营开始逐渐发挥本地化的优势,形成自己的特色。
前期的Grab运营并不成体系,所有的运营策略基本复制Uber,然后再加价,投入市场。有时候甚至我们做了一个宣传海报,下周的时候能看到一样排版的设计出现在Grab的网站上。Uber从2015年4月开始从出租车转向私家车市场,GrabTaxi 9月开始招聘私家车司机,2016年模仿滴滴打车改名滴滴出行的例子,由GrabTaxi更名为Grab。Uber从2015年初自己购买车辆,相应地,Grab在2015年末入股租车公司,2016年开始自己购买车辆……诸如此类。
竞争带来进步。到了中后期,Grab逐渐发掘竞争优势,有选择地投入资源,不再盲目跟风新加坡grap公司,凭借更贴近亚洲城市的本地化产品体验,以及总部位置的地利优势集中资源,建立了更符合当地用户习惯的运营策略。
Grab与当地多个平台商户合作,开发顾客积分系统,允许顾客由Grab乘车攒下的积分,购买相应等值的代金券,在合作伙伴的平台消费。同时将出租车与私家车混合,推出一个低价产品JustGrab,发挥平台上大量出租车的优势。由于新加坡买车养车较贵,其顺风车服务GrabHitch也符合了本地人想省钱方便的心理。可以说,这三个策略都算比较成功。
Grab目前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不赚钱。
出行公司在出租车身上是赚不到钱的,前期招出租车司机是因为可以直接把供应端的体量拉上去。无论是滴滴还是Grab,在前期都是靠出租车司机快速起家的。问题是,出租车司机对平台依赖性弱,可控性差,而且每台行程毛利太低($0.3订车费),为了留住司机,还要补贴大量钱,绝对不划算。所以,所有出行公司在后期都转向了私家车领域。
再者,在很多其他城市,Grab为抢占市场份额,投入了大量补贴。印尼出行市场第一的Go- Jek,既做出行也做外卖,正在准备第三轮10亿美金的融资,其中腾讯领投。在马来西亚与菲律宾,Grab与Uber也争得不相上下,补贴战打得猛烈,出行价格低得令人发指。可是Uber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已经盈利,且澳大利亚去年盈利翻番,Uber可以用盈利市场的利润来补贴竞争市场。
Grab目前全线亏损,纯靠融资来的钱补进行扩张,难免捉襟见肘。他们刚刚做了自己的电子支付GrabPay试图切入支付领域,但是目前除了Grab打车服务没有其他应用场景,尚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。
话又说回来,Grab的融资能力这么强,只要能不断融到钱,不赚钱又能怎么样呢……
——-2018年3月27日分割线——–
以上内容写于2017年7月27日,彼时Grab刚刚拿到25亿美金融资,我一时兴起,妄自预言,不想一语成谶。
看到文章第一段我曾写下“Uber员工”,此时犹豫着要不要改成“前员工”。毕竟一切发生突然,想着习惯新身份,却又觉得恍然若梦。大概,从在上周末起,我就该开始学着适应。
周六晚上,手机屏幕亮起,是一条周一开会的临时通知。
周日傍晚,Bloomberg不仅爆出了交易达成的消息,更是指出Uber占股具体比例。
周一清晨,开会,通知,答疑。我看到了所有熟悉的脸和陌生的表情。
周一中午,打包,哭笑,拥抱。一切真实地如此不真实。
周一下午,挥别,归还新加坡grap公司,静默。满地散落着印着公司logo的纪念品,此刻比我们更有资格留在这间办公室里。
就在几个月前,我跟同事笑说,每当我们加班忙项目时,整间办公室就弥漫红牛,咖啡和比萨混合着的恶心味道。但此刻,我却宁愿再闻到一次这种味道。
一些尚需要做交接工作的同事搬着箱子进来,我们则归还了门卡。楼下,不耐烦的保安给我们打开特殊通道。像是一次远行般,我们抱着沉重的箱子,沉默着上车,与熟悉的一切渐行渐远。
想说,壮志未酬身先死,自己也觉得矫情,六个月前不就知道一切都是资本的游戏?人力也不过是公司资产的一部分,个体命运更是微不足道。
周二下午,在巨大的剧场里,Grab为所有Uber东南亚的员工举行了一次欢迎会。
他们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最好。经理们站在登记队伍的两旁与我们逐个握手,笑容洋溢。在演讲上,没有一丝一毫炫耀胜利,他们对我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关心,以及对未来的憧憬。
或许,这是一段新的旅程。
三年前。
昨晚由于紧张而导致失眠,临面试前,我喝了两罐红牛,此时此刻,我能闻到自己说英语时,带出的饮料味。我略带窘迫地下意识压低下巴。
还好,面试官离我隔桌而坐,微笑着看着我。
我絮絮叨叨地讲着我对这款产品的理解,它对用户提供的价值,以及,我为何热爱并且想要加入这家公司。在面试前,我已经将网上能找到的关于这家公司的题目统统做了准备。
我的右侧是一面落地的毛玻璃,模糊忙碌的人影穿梭来往,似乎每个人都在小跑着工作。透过面试官的肩膀过去,是一面漆了一半的透明玻璃,能看到拿着表格穿着汗衫的中年大叔们面带疑惑地朝里张望。
在功能性饮料的刺激下,我的大脑异常活跃,接受周遭环境的所有信息,嘴里却一刻不停回答着面试官的问题。
Thanks for interviewing with us.
面试官握了握我的手,说明后天会通知我面试结果,并带我离开。
我拿起装着面试材料的白色文件袋,跟在面试官后面走向电梯,心想这次一定会面试成功。
临上电梯前,我回头望向前台的位置,那里有个黑底白字的巨大Logo,LED的白色字体透着光,映着四个明灿灿的字母:
UBER
————–预言分割线————-
之前写心情时纠结到内伤,在此转换下思路,说一些本人并不负责任的市场预测:
盈利?
短期内Grab依旧不会选择盈利。一般而言,投资人会希望在大合并后的2~3年内IPO,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,Grab需要像投资人说明自己有盈利的潜能。这个面向投资人的故事需要解释两个重要问题:
能不能盈利?
有多大的市场潜力?
鉴于Grab目前在东南亚的地位,第一个问题不言而喻。而Grab在接下来2~3年内要做的,就是迅速拓展各个商业线,把市场潜力,及估值,做大做强。所以出行领域省下来的钱,会继续投资在各个子项目上,比如支付,外卖,配送,信贷等等。从这个角度看,Grab确实需要很多人才的补充,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。
另一方面,国内的对标公司滴滴与美团再度陷入大战,同时给Grab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和免费测试战略的机会 – 如何将出行与本地服务相结合。若是Grab能够发挥旗下各个商业线的协同效应,也将进一步稳固其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。
唯有短期内不求盈利,才能让长期的盈利变得易如反掌。
竞争?
竞争依旧存在。2月初就融到了15亿美金的Go-Jek虎视眈眈,国际化势在必行。
Go-Jek和Grab背后的资本不隶属一个系,目测短期内(1~2年)无资本推动合并的可能,长期则看孙正义大帝的想象力了,看软银帝国是否能在出行领域一统天下。
Go-Jek国际化目前并不明朗。从滴滴和美团的竞争中可以看出,出行领域不具备明显的网络效应,也不具备任何技术优势,乘客和司机都极容易转移到体验更好更便宜的产品。
这是否意味着后进者依旧有机会?
机会是有,要看概率。
美团具备的优势Go-Jek目前并不具备,它的品牌认知度依旧困囿于印尼市场,它新到任何一个市场,都要重新从运营和营销起步,获取用户和供应者。单从出行领域竞争,它依旧需要与Grab进行一段时间贴身缠斗。在Grab已经占据的市场,Go-Jek想要改变市场地位的几率并不太大。
同时,收购了UberEats的Grab必将在新的外卖领域与Deliveroo及Foodpanda展开厮杀,UberEats团队的经验及商户的积累对Grab将是至关重要,不仅大大节省了开疆辟土的时间,也同时将Uber对运营的认知带入新的团队,避免了再走不必要的弯路。
在未来,战火依旧继续,对于年轻气盛的我而言,这或许是更让人激动的。
发布者:sgadmin,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gstarting.com/archives/145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