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1日起,国务院正式实施盐业体制改革,要求省市县三级盐业体制2017年年底前实现政企分离。各地积极落实改革要求,成效显著。然而,河南少数地方“盐改”却一拖再拖,至今未完成政企分离,甚至还出现盐政稽查车拉盐送卖的怪象。
国务院实施盐业体制改革,是为了打破盐业垄断,实现政企分离新加坡盐业公司,推进盐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改革。而一些地方的“盐改”成了“延改”,至今未完成政企分离,从根本上来看,还是在于受到了盐业专营带来的利益掣肘。
比如有些地方,本地盐企开盐政稽查车卖盐,外来盐企跨区经营被罚到停业。当地扎好了利益固化的“篱笆”,对外来盐企毫不客气,甚至不惜执法违法来保护本地盐企利益。这侵犯的不仅是外来盐企的合法经营权,还侵犯了本地居民的权益,而盐业垄断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则是盘踞在当地的“盐老虎”。
盐业垄断会导致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明显偏高。像河南多地食盐零售商就反映,外来盐业公司的食盐批发价,比当地县盐业公司便宜至少50%。当地设“壁垒”新加坡盐业公司,阻碍盐业市场的充分竞争,侵害的还是当地老百姓的利益。
而在这些“盐改”被“延改”的地方,明显存在没有完成政企分离的现象。如据媒体调查,比如宁陵县、柘城县、方城县等地,都是一人兼任县盐业局与盐业公司两个单位的负责人,有的甚至员工隶属也没分开,盐业改革没有落实到位。利益固化很明显,利益掣肘也就会更强硬,带来更大的阻力。
打破盐业垄断,促进食盐管理向市场化方向发展,是为了促进盐业健康发展、长远发展。少数地方为了地方利益,抗拒改革,破坏改革大计,甚至违法执法,对外来盐企肆意处罚,暴露了一些地方存在的法治不彰的问题。显然不能任由“盐老虎”继续横行下去。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盐改,还要督促地方依法执法、依法行政,对于违法执法、抗拒盐改的责任部门、责任人,还要依法惩治、问责。
国家出台的“盐改”方案在大多数地方得到了较好执行,却在少数地方遇到了“硬骨头”,被“延改”。这样的现象阻碍了改革的推行,对经济民生也造成了不利影响,亟待予以遏制。
要落实改革,就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。既得利益群体不会自愿放弃到口的肥肉,还会为了利益对改革百般阻挠。所以,要能推动改革,就要有壮士断腕、刮骨疗毒的狠劲。一句话,“盐改”被“延改”,改革仍需“加油”。
发布者:sgadmin,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gstarting.com/archives/6158